在美丽富饶的黑龙江畔,有一个全国挂号的先进村宏伟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好支部——宏伟村党支部。一届又一届的村党支部,几十年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把贫穷落后的宏伟村改变成为一个闻名遐迩国家级文明村。
“要想富得有好思路”。在经历了洪水吞噬、背井离乡、露营拓荒、重建家园等太多太多风风雨雨的宏伟人急于想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面对父老乡亲恳切和期盼的目光,党支部一班人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的重大。经过深入讨论,党支部统一了思想,确定了“强村富民、齐头并进”的发展方针。强村,就是要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宏伟村党支部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就是: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县各村都对集体经济进行了变卖和发包。在这种形势下,党支部经过认真研究,最终作出了坚定的抉择: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方式。即:在将集体耕地发包给村民的基础上,保留集体农机服务队。在农机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大胆尝试。首先,宏伟村在逊克县率先实行了农机“五统一”的管理制度。接着,宏伟村又在全县率先利用农机服务队的优势,对全村的小麦实行统种统管统收,大豆实行统种分管分收。为了严把质量关,支部一班人起早贪黑跟车作业,使机车损耗降到最低,作用发挥到最大。20年来,集体机耕服务队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累计为村民节省机耕费支出10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富民,就是尽心竭力增加农民收入。党支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利用城边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全面构筑起“多业并举,联动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他们投资上百万元相继建起了红砖制造厂、面粉加工厂、养鸡厂、饲料加工厂、颗粒化肥厂、淡水养殖厂等小型村办企业。党支部筹资100万元,以每市斤1万元的价格从黑龙江省农科院引进绿色极小粒豆品种,经过连续6年推广,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100余公顷,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南韩创汇,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为村民人均增收300余元。党支部帮助扶持支部副书记燕祥富投资50万元创办了绿鑫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采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方式,生产的老山芹、柳蒿芽等绿色山野菜产品及营养粥等产品,刚刚投放市场就受到销售者的好评,不但在省内畅销,而且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现出口创汇。如今的宏伟村,形成了“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良好生产局面,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拥有固定资产已达到600多万元,村民户均存款达到5万元以上。2005年,实现人均收入4631元。
为了把“发展生产不让一户落伍,美化家园不让一户抹黑,政治生活不让一户掉队”的“三个一”目标落到实处,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党支部将全村180户乡亲的情况全都记在了心里。特别是对生活有困难的村民,更是倍加关心,每名支部委员包扶一户贫困户,给他们指路子,卸包袱,想尽各种办法扶持他们走上小康之路。村民臧福茂由于致富心切,买汽车跑运输赔了本。春播时种子没有,买化肥也没钱,贷款银行信不过,急得团团转。是党支部书记葛根令为他担保贷了款,又帮着联系车,联系种子、化肥,帮助他种上了地,福茂的日子渐渐缓过来了。他逢人就说:“亏了有书记拉一把,要不啥时才能走上现在的翻身路。”多年来,宏伟村党支部始终把握着这样一个原则:谁穷帮谁、谁苦帮谁、谁难帮谁,使宏伟村率先成为逊克县没有贫困户的村。
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后。这也是宏伟村党支部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为了改善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在建起村民综合活动室的基础上,购置了大量科普读物,对村民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如今村民们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形象地说,现在的宏伟村环境卫生好了,赌博喝酒的少了,打架斗殴的没了,封建迷信“跑”了,取而代之的是群情振奋奔小康的良好局面。现如今,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宏伟村的“三个文明”建设事业一年一景,步步登高。1999年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多次被省、市、县委评为先进村党支部,成为逊克县农村工作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