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下岗职工的致富路-特色养殖大户华方武
http://heihe.dbw.cn   2006-12-13 09:33:14

  下岗职工华方武靠养狐貉摆脱了贫困,年收入1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养殖大户。

  今年40岁的华方武原是赵光农场糖厂职工,1998年下岗后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致富经验报告会很受启发,萌生了养殖狐貉的念头。他拜师学艺、到处查资料、找信息,并且多次到肇源、吉林、绥化等地考察,得知养殖狐狸的前景好、投资小、利润大、技术易掌握。由于没有钱,华方武从亲戚家借了3000元购买了两母一公一组狐狸。

  万事开头难。在养殖场看人家养很容易,可是轮到自己就难了,经验不足再加上是借的钱,生怕养不好赔进去,心里总是没有底儿。喂什么饲料,狐狸的习性如何,什么时候配种,什么时间分窝,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了掌握养殖技术,他跑遍附近各大书店买了许多有关养殖狐狸的书,实在买不到的就托朋友从哈尔滨捎回来,他还订了狐狸养殖方面的杂志。在春季配种期,他日夜守护在狐笼旁观察狐狸发情表现,渐渐摸透了狐狸各种生活规律,掌握了最佳的配种期。通过反复实践,在养殖技术和疾病治疗方面大有长进,狐狸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他来说更是手到病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饲养,狐狸当年产仔26只、成活26只,当年出售种狐6只、商品狐10只,自己留种10只,除去购买种狐的3000元钱和饲料、笼具等费用,当年纯收入5000元。尝到了养殖狐狸的甜头,他又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看到华方武养狐狸致富,许多下岗职工到他家来了解养殖情况,他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有关技术和养殖前景,在他的带动下,许多下岗职工纷纷养起狐狸来,由于他有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大家遇到养殖方面的困难就来找他,华方武总是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只要打一个电话,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随叫随到,听说谁家买狐狸不会养,他主动上门传授喂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2002年春天,有一个养殖户打来电话,说家里有六七十只狐狸突然发病,口吐白沫、全身青紫、抽搐,听到这个消息,华方武放下手中的活,马上骑摩托车到他家。经初步诊断是急性中毒,可能是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食物,他立即给狐狸注射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经过紧急救治,狐狸的病症逐步缓解,经过一天的紧急治疗,全部治愈,避免了几万元的经济损失。这个养殖户千恩万谢,又要留吃饭、又要给钱,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现在外地有很多养殖户到他家里咨询,有时他还登门帮助解决疑难问题。2003年,赵光农场成立了特色养殖协会,华方武担任了协会副会长。他更加热心地帮助刚起步的下岗职工发展养狐事业,无偿为养殖户购买饲料、销售毛皮、疾病防治、卫生防疫,同时还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市场信息和出售种狐。

  为了提高养殖水平,华方武不断对狐狸品种进行更新换代、调整养殖结构,提高狐狸品种质量,先后引进芬兰原种狐狸、银狐、雪狐和貉子。为加快品种改良速度、提高毛皮质量,特色养殖协会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张宪宇教授来赵光开办第一批狐狸养殖人工授精学习班,华方武通过认真学习和逐步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现在已经熟练掌握狐貉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技术。2003年春天开设了配种站,自己研制了采精用的公狐保定架,购买了集精杯、显微镜、消毒用高压锅等配套器材。每年周边地区有200多个养殖户到他的养殖场作狐狸人工授精,路途远的就把狐狸提前送到他家喂养几天,直至做完人工授精再取回去。有些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华方武就无偿提供服务。

  现在,华方武的养殖场已拥有500多只狐狸和貉子,他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从贫困走向了富裕,已积蓄了2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每年纯收入近10万元。

作者:解德海 任 红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