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逊克县宝山乡下起了小雪。在宝山村委会主任荣宝玉的带领下,记者10月16日采访了村里被誉为农民“修造家”的付金贵。付金贵今年37岁。他只有小学文化,跟父亲在电焊部修理机具时,学到了一些技术,对农业机械的修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买来修理方面的图书,对照现有的机械反复拆装,琢磨其中的原理,还请教老师傅,抢着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了许多修理技巧。25岁时,他在村里自己开办了一个无线电修理部,开始修理电视、洗衣机、电饭锅等常用的电器,并承接了父亲的电焊部,买了简易的车床,做车轴、螺丝等零部件。他做活认真、细致,对任何修理难题都能及时解决,乡亲们都称他是村里的“万能师傅”。1995年,他开始搞一些简单的修造。仅花费几百元钱,在半个月时间里,用电动机的外壳改装了交流发电和电焊两用机,并很快被别人买去。他用卖得的钱购买部件,参考新型机械,又做了一台交流弧焊机,一直使用到现在。2001年付金贵根据大型机车四轮驱动的原理,将普通小型两驱拖拉机加上前驱动,经过两次大的改装,成功地改造成四轮驱动。这次改造于2004年4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此后,他陆续为全省各地农户改造了70多台小型拖拉机,有多家拖拉机制造厂和他联系,洽谈专利权和技术的转让与合作。驱动技术获得专利以后,更激发起付金贵的修造才能。2004年,他在四轮车上组装了一台小型装载机,在建房和装卸重型物品上大展身手。2005年夏天,他在电脑CPU散热片中加入小型水箱,在机箱侧面安装大的散热器,用水管相接,做成时兴的水冷式散热器。付金贵说:“今后,我要做好专利的开发与合作,使技术真正有用武之地。还想有机会到国内的大型制造厂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科技,进一步提高修造能力,服务农村的生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