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体系。北安市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本着巩固基础、加强协调、重点突破的原则,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市域经济协调发展开了好头,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域经济要发展,实施市域经济一体化是关键。这是多年来北安市委、市政府和42家中省黑河市直单位的共同心声。为此市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成立伊始,首先按照市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利用一个多月时间,集中精力对市域经济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制定并经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北安市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工作章程》、《北安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2005年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等几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为重点,以项目开发为主线,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市域经济一体化目标。这一思路既符合中央精神,也适合北安发展需要。市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为保证市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收到切实的效果,北安市采取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领导分项目推进。为了使市域经济一体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经北安市域经济委员会全体成员分别讨论并确定了2005年、2006年重点工作,组成了专项工作推进组负责组织实施,明确了负责领导和牵头单位,承办专项工作推进。二是信息反馈制度。通过电话、网络、工作简报等手段及时把各成员单位项目推进、经济文化活动情况相互通报,使各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了解掌握工作推进情况。三是领导互访机制。市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通过开展高层领导互访、联谊等活动增加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工作开展。方向的日见清晰,不但在以往的基础上联系更加密切,而且合作的内容也更加具体。通过农机跨区作业、邮政物流中心建设、热电3号炉复建等一批市域经济一体化重点项目牵动,中省黑河市直单位全面参与。一年半以来北安用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构建市域经济一体化平台,成员单位都从市域经济整体发展大局来思考和确定自身的发展思路,努力形成思想整合、利益整合、经济整合的发展格局,主动克服各自为政的狭隘发展观,在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工作交流上,找到了合作空间,全力推动了市域经济发展。2005年以来,北安市域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去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不同程度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目标。2006年市域经济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1至8月份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效果。一是通北林业局通村公路进展顺利。经过成员单位共同的努力,通北林业局至岚光村20公里6米宽白色路面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先期投资1200万元,预计9月末竣工,这将为林业职工和农民出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益处。二是农机具跨区作业合作更加广泛。目前已完成跨区作业36万亩,并完成了杨家乡和平村农场模式化栽培示范区1028亩。三是农垦分局线麻加工项目已初具规模。农垦分局分别在建设、赵光、红星农场种植大麻5万亩。大麻项目几经调整后,由农垦分局成立投资合作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然后组建3个大麻原料厂。目前建设大麻原料厂已改建完成,并已试车成功;红星大麻原料厂正在评估阶段;赵光大麻原料厂正在选址当中。三个大麻原料厂建成后先将麻秆分离,然后将麻秆制成麻屑运往外地。四是进京列车工作有了新进展。现已邀请了海伦、绥棱等市县共同争取开通进京或进关列车,他们都表示支持,愿意争取该项目。在2006年两会期间,北安市通过黑河市人大代表将争取进京进关列车的事宜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代表提案,同时,北安市向铁道部领导汇报了进京或进关列车争取情况。五是农垦分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设备已到位。北安市积极支持农垦分局农业预警中心、种子检测中心和沃土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基建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设备已全部到齐,预计11月份可安装完毕。通过一年半来市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一个“手足情相系、共谋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同时,也必将为北安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