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农场第四管理区第二居民组充分发挥农机工人的聪明才智,成功研制改装芸豆收获机,这大大缓解了当地芸豆种植面积大,收获困难的压力,节省引进农机资金220万元。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芸豆种植已经成为北方地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种植业收入的主栽作物。二龙山农场2006年将芸豆种植面积扩大到7.8万亩,经过农户的精心管理,农作物丰收在望。但是由于缺乏农机更新资金,当地用于芸豆的收获力量十分薄弱,以前都采用人工拔秧,再人工喂入机器脱粒的办法,既耗时费力,又浪费了大量人工,增加了成本。对此,该场第四管理区职工自筹了8.5万元资金,从绥棱县民益农机器具科研所购回五台脱粒机,可是这种在农村称做“胡轮”的机器也只能人工喂入,用工量很大。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动员职工群众集思广益,农机工人王红军是机务战线的骨干,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经过一个多月的琢磨,终于完成了改装试验,在“胡轮”机上安装了拾禾台、灌袋器、返草器,添加24马力的坐机和水箱,使之在牵引车带动下,可自动完成拾禾、灌袋、返秸秆,节省了劳动强度。与此同时,职工叶龙江自行改装研制出芸豆割根机,每天可割晒芸豆10公顷;职工尹士龙自行生产了三台牵引式芸豆拾禾脱粒机。通过职工群众集体智慧,目前这个管理区已经成功改装了12台芸豆收获机。并且在全场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