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农场种植户刘桂庭望着一袋袋马铃薯,略带疲倦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今年土豆亩产至少2500公斤,按每公斤1.14元回收,这回可有账算了。”全场的800亩种薯将为种植户增收200万元。近年来,这个农场摸准市场脉、定好市场位,走出了场内繁育种薯、省外建立基地的发展新路子,使马铃薯产业走出了低谷。他们利用马铃薯高科技园区现有20栋无土气雾化技术脱毒马铃薯大棚、可年产原种100万粒的优势,通过考察、论证,从2003年起,先后在山东胶州、滕州等地建立2个种植基地。去年运去种薯100余吨,种植原种二代3000亩、商品薯8000亩,带动了当地薯业的发展。种出的马铃薯不仅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还出口到新加坡、韩国等地,每年为农场创汇稳步增长,累计创汇近20万美元。去年种植户刘桂庭种植的60亩脱毒马铃薯原种二代,卖到每公斤1.10元,坐在家里山东、河南等地客商上门抢购,赚了4万多元。去年像他这样的种植户在嫩江农场达20余户,也都狠赚了一笔好钱。今年,刘桂庭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在他的带动下,又新增种薯户30余户,种植了大西洋、荷兰7号等4个品种,从业人员达千余人。由于雨水调和,今年土豆又大获丰收,去掉成本,刘桂庭净赚10多万元轻松。该场马铃薯高科技园区主任杨庆东说:“明年农场计划把种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马铃薯种薯业成为嫩江农场新的致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