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既要发展生产,又要改善环境。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乡村,人居环境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曾指出:农村脏乱差问题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解决这些问题。
治理脏、乱、差关键是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村庄布局,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建立健全长期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达到治本的目标,扮靓美好家园。
一些乡村司空见惯的脏乱差现象,源于村庄形成与建设过程中的无秩序、无规划。如果美化、绿化与建设同步规划,在盖新楼、建新房、铺新路的同时,努力做到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合理规范生产生活区域、设立有专人集中处理清运的垃圾点、组织群众在房前道旁栽花种草、修建花园等,必将有效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粪土乱堆、厕所乱建、垃圾乱倒、蚊蝇乱飞等问题,实现街院净化、村庄绿化。
农村脏乱差问题还与一些群众多年来形成的不良生活观念和习惯有关。治理脏乱差,不能简单地依靠一两次卫生大扫除。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各地、各部门可以依托“爱国卫生月”和“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评选等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逐步克服不良卫生习惯,革除陈规陋习,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自觉性,从而在广大农村树立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风尚。
环境管理还要健全机制、加强宣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要建立健全各种监督管理机制,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促使其改变生产生活陋习,使每一个农民、每一个农村家庭都远离脏乱差。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坚决治理脏乱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条件,把农村建设成为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生活舒适、富有现代文明气息的乡村“都市”。
日 期:2006.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