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今年大面积春旱已成定局。专家给农民朋友开出了抗旱的“药方’,就是“八墒”抗旱法,这里记者详细介绍给您,您可以试一试,看看灵不灵。
一是适时播种“抢墒”小麦要尽可能的种在低洼地块,播后镇压保墒。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适时播种,播种过程中,土壤尽量减少翻动,防止封散墒。
二是要自己“造墒”利用一切水源和输水工具,扩大坐水播种面积。积极推广育苗移栽技术,通过培育壮秧,躲过严重干旱的时段,提高抗旱能力。
三是因地制宜“埋墒”就是先播种,埋墒等雨,待降雨后,确保能够及时出苗,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保证不误农时。进行埋墒即应用种子包衣技术或旱地龙拌种,提高作物吸水、抗旱、抗病能力,实现苗全、苗齐、苗壮。
四是挖沟引水“借墒”旱情较重的地区,需要打井的赶紧打井,及时维修抗旱机并,做好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的清淤蓄水,挖好排水沟,用好“桃花水”。
五是地膜覆盖“保墒”大力推进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增温保墒,增产增效。
六是田间管理“少失墒”作物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做到早铲、早趟、多铲、多趟,消灭田间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七是培肥改土“蓄墒”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和科学施肥技术,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大力积造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营造土壤水库,保持地力“常、新、壮”。
八是调整种植结构“避墒”压缩不抗旱的作物种植面积,适当增加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抗旱作物面积,并选种抗旱品种,从作物自身提高抗旱能力,一定不要越区种植。
日 期:2006.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