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撤队建区新形势,如何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金秋时节,笔者来到在垦区较早进行撤队建区改革的格球山农场,所见所闻,令人鼓舞。
管理层次少而精
农场越来越轻松
2003年,格球山农场撤消11个生产队组建4个管理区、6个居民组,共分流生产队干部和各类管理人员42人。撤队建区后,该场重点强化了对家庭农场的管理与服务,先后建立了农业、农机和畜牧协会。用协会这种组织形式把家庭农场、家庭牧场、专业户组织和统率起来,引导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提高自己。其中农业协会的会长是由大家民主选举出来的。农场主要任务是经营土地和对家庭农场提供及时指导与服务。
格球山农场只有21.2万亩耕地。如何让这些耕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他们的做法是:让最会种地的人多种地,不断提高家庭农场规模经营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撤队建区后农场加大了规模家庭农场的推进力度,把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400多名职工引导到发展畜牧业上。
笔者了解到,目前全场已有规模家庭农场51个,今年共承包耕地15.7万多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75%。由于这些家庭农场都是由种田好手组成,他们管理和经营基本上不用管理和农场领导操心。今年秋收只用20多天就结束了,不仅创造了粮食单产、总产、经济效益的历史最好成绩,还实现了土地全部黑色越冬。撤队建区之后,规模家庭农场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场和管理区的干部不再一股劲地催种催收,他们由过去的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变为指导和服务。
管理人员减一半核算越来越明白
农场成立的农业产业协会、畜牧产业协会、农机服务协会等,在农户与农场之间、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道联系的桥梁。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在生产、管理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都由协会出面进行协调解决。家庭农场每年使用的生产资料,在农场帮助下由农业协会出面到生产厂家直接进货,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价格也比家庭农场自己到市场采购便宜。
改革越深入,财务管理越简单。农场基层单位已经撤消了会计、出纳等财务管理人员,每个单位只设一名兼职的报账员。农场全面推行了“一账制、六费统管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全场只设4名会计,14个兼职报账员,6名兼职统计。各基层单位和家庭农场的账目在农场预算中心实行月报月结账制,来往账目清清楚楚。由于实行了新的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制度,农场一年可以降低管理费用100多万元,目前全场资产负债率为32%。农场的管理越来越严,但机制越来越活,凡是能改革的单位和地方,他们都采取了新的改革措施。今年他们对原来吃农场补贴的供暖中心进行了改革,引进民间资金230多万元,供暖中心实行了民有民营。采取新机制后,农场职工住宅取暖费每平方米下降了8.5元,而且供暖期比往年提前10天。
基层单位不建房场部越来越漂亮
撤队建区之后,农场对基层单位已不再进行基建投资,而是把主要财力放在场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上。从2003年撤队建区至今,农场共投资260多万元建起了场部职工文化广场;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同时拆迁1500平方米危旧房屋进行绿色广场的改造和建设;投资400多万元进行引水工程建设,使农场场部地区的4000多人口和3800多头奶牛都喝上了五大连池山脉里流出来的矿泉水。
农场今年对小城镇建设又做了新规划。目前他们正制定和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引导基层单位职工以每年50户的速度向场部集中。
格球山农场撤队建区后,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方式和方法,使各项生产和建设都出现了大发展的趋势。今年全场预计可实现全口径利润5400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比去年增加2000余元。
日期:2004.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