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土豆子”富了发展村
http://heihe.dbw.cn   2006-10-27 14:02:26

  五大连池市龙镇发展村靠种土豆赚“大发”了。别看土地不广、人口不多,今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却达到了5056元,成了全市有名的富裕村。

  发展村沙壤土地偏多,不利于常规农作物生产,却十分适宜栽种马铃薯。在技术示范户、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经过几年的试种、推广,发展村的马铃薯种植逐渐热了起来。为了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形成整体竞争优势,龙镇党委、政府还及时引导组建了发展村马铃薯产销专业协会,无偿为薯农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发展村的人们“瞄准”了土豆,眼光却不“土”。他们紧随市场导向,大胆投入资金进行品种改良,每年都请权威农业科技部门对马铃薯进行提纯、复壮、脱毒等技术处理,确保种薯的纯度,并注册了“龙发牌”花525种薯商标,使发展村的马铃薯经济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快步进军。

  发展村的7700亩土地不够种了,每年村民们都要从周边农林场、部队承包大量土地换茬种植马铃薯。今年,全村出产的2万余吨种薯秋后全部销售一空,并且绝大部分被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客商按预购“订单”收走,给薯农们带来了1000余万元的收入。

  目前,发展村已有八成以上的农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并且手机也成了多数农家的寻常物。

  日期:2004.12.03

作者:钱立文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董佳惠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