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杨家乡农民不﹃猫冬﹄赚﹃外快﹄
http://heihe.dbw.cn   2006-10-27 14:02:26

  

  北安市杨家乡始终把劳动力向外埠转移和就地“专业”相结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出现了新气象。以往没有走出去在家“猫冬”的农民都呆不住,琢磨着赚钱道儿。

  该乡李家村村民鞠宽江,1996年在本村开了木材加工厂,为上海一家纺织厂加工生产“木旋儿”,钱袋胀得鼓鼓的。7年后,他在天津投资50万元,建了一个“兴业板厂”,以生产胶合板为主,现已有固定资产上百万元。他本人在本地包林场山头,一到采伐季节雇工采伐火烧林,每年赚个几十万,很是平常。今年冬天,他又雇了百八十个本地村民到林区采伐,一个采伐季节下来,农民工就能纯挣个万八千的。夏季农闲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加工厂里加工学生用桌椅板凳,赚个三四万元,权当家里的“零花钱”。

  民主村有5个“铁哥们”,有的在城里搞出租,有的在家承包林场的耕地,日子过得都挺滋润。今年入冬,他们听说乡里对劳动力就地从事非农产业非常支持,与外出打工农民享受同等待遇。哥几个便开始酝酿干点啥。经过“论证”,总投资80万元的大豆收购站红红火火地闹腾起来了,现在每天平均收购大豆50吨,雇用村民24人。哥五个中的“老大”张宝说:“明年我们准备购一个大型塔式大豆精选机,能提高效率四五倍,到时,你们再来看看,保准比现在搞的还大扯。”

  日期:2004.12.02

作者:王惠洲 李秀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董佳惠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