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2.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军,铸就了五市“劳务经济”的主体。他们穿行于繁华的都市,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增长着见识,更新着观念,不自觉地缩小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在城市实现着巨大的商品价值,为五市农村发展第一产业提供着重要的资本积累。“劳务经济”正逐渐成为支撑五市“新经济”的根基。
土地曾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产要素和寄托。然而,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已是五大连池与我国其他农业地区的共同特征。五市农业人口14.4万人,人均耕地7亩多,61000多名农村劳动力三分之一成为富余。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所蓄存的巨大潜力,自2003年起形成合力抓劳务输出。把劳务经济当做产业、当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旨在用两三年时间通过市场配置使劳务经济发展成为市域经济的骨干产业。
在广泛深入调查劳务市场,总结南方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五市的劳务输出稳健地走上了“加强引导、定向培训、有序输出、全程服务”的健康发展之路。
引导,让农民知道外面世界很精彩
要使“固守土地,固守家园”的农民走出去,必须加强宣传引导。五市利用多种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市委、市政府“走出去”战略。开展了“百日宣传”会战和“劳务输出进万家”活动。包乡包村干部也承担起了劳务输出宣传的任务。各乡镇、村屯利用黑板报、宣传板、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劳务输出的意义与途径。通过动员会、座谈会、外出打工者经验交流会,与农民算效益账等形式让农民动真心、下决心、有信心走出去。广播电视部门利用专栏节目以专题专访形式加大了典型宣传、政策宣传的力度和劳务信息的传播密度,积极向农民介绍输出途径、办法、程序、前景。新发、太平等乡镇村屯的干部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外出打工。这一做法得到了省长张左己的充分肯定。五市劳务输出“政府推动引导”作用十分突出:市乡两级都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村屯也成立服务机构。这些组织机构都在发挥着引导和服务作用。
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引导,激发了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2003年,全市转移劳动力17500人,为全市挣回8000万元,使农民人均增收580元。
培训,让农民有了绝活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同样需要提高质量,树立品牌。目前,农民工市场竞争已由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到质量竞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尤为重要。
五市对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由18个单位部门参加的,以乡镇农教基地为基础,以市职教中心、远程教育中心为支撑的劳动力培训基地,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开了普遍的定向培训。与东北农大合作建成的现代化远程教育中心整合全国各地院校,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大学专家教授直接为农民讲课的经常化。他们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通过远程网络定点定向对农民进行了17个专业的职能技能培训,培训外出务工农民3400多人。
政府投资、农民培训,两年内政府将投入200万元,用于农民培训。目前,全市“万名农民素质升级工程”已经启动,计划用5年时间对5万农民进行系统培训。
定向输出,政府搭就稳固的舞台
在劳务市场开拓进程中,五市注重建立输送渠道,积极辟建劳务基地,定向有序输出农民工。如今已形成了“依托北京、面向全国”的输出格局。自去年九月份以来,五市各级领导先后100多人次对北京、大连、沈阳、天津、俄罗斯等地劳务市场进行了考察。与当地政府、中介组织、用工单位进行了广泛接触。重点辟建了崇文职介、三替公司、三八家政、国盾保安、下转B版奥园物业等18个“三保”劳务基地,仅今年10月在“黑龙江—北京—天津”劳务对接会上就与两市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协议书14份。各乡镇也辟建了12个劳务输出根据地。基地、根据地已成为五市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去向。到目前仅北京基地接收五市务工人员1570人,太平乡平安村有1200多人在大连金州区根据地务工,形成了平安打工者一条街,和平镇有1000多人在根据地天津左各庄务工。国际劳务市场也是五市开拓的方向。五市与俄布市结成友好城市,俄布市已成为五市重点的国际劳务市场,团结乡已向布市输出劳动力65人。目前,五市已与全国各地83家用工企业劳务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硛辟基地,建根据地定向输出。拓展了五市劳动力转移空间,加快了转移速度,增强了发展后劲,使五市劳动力转移正朝着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有序方向推进。今年前10个月,全市输出劳动力新增6459人,完成全年输出任务的108%,其中有组织输出2198人。截至11月初,全市累计转移劳动力24650人;劳务收入达到1.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790元。
全程服务,让农民安心让农民满意
五市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为劳动力转移发挥了服务的重要职能。五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筹资40多万元组建了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全市11个乡镇15个社区可同时免费为务工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市实现了用工信息网络化。对输出人员的报名、政审、体检、办证、交通、签订劳务合同、维权、追讨工资、子女就学、土地流转、劳动安全与事故、职业病保护等提供全面服务。五市各级领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务工者回访慰问其家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今年上半年,仅北京地区就走访了11个区30多家用工单位,召开务工人员座谈会22次,帮助务工人员追讨工资、押金、调换岗位40多起。市乡两级在输出人员较多的城市成立了劳务服务站或务工者协会,使务工者有了温暖的家,五市务工人员已拥有了“进城有人接、务工有人管、求助有人帮、异乡也温暖”的良好务工环境。
打工明星亮起来
市劳务输出的质量战略和对用工单位务工人员的诚倍诚挚服务,使五市输出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较高素质的务工人员,他们出得去、留得下、干得好,涌现出一批打工明星,亮起了五大连池市劳动力品牌。省、北京、中央新闻单位对五市劳动力输出工作,劳动力品牌进行了宣传报道。五大连池劳务品牌已享誉北京,去年五市6名打工者获得了北京市外来务工好青年称号。一些素质较高的务工者在所就任的工种中担任要职。一些从事家政服务的务工者已进入到党政要人、商界名流、影视巨星的家政服务领域。一些打工者已开始在外创大业,带领村民共奔富路。
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就要培养农村经济能人,扩大劳务输出。促使农民融入市场经济,让市场培育农村经济能人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敢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冲浪并且学会冲浪的农民,是现代的新型的农民。更多的农民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走出田园的希望,我们坚信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最终告别世代繁衍生息的封闭乡野,走出田园唱大风,融入到城市化的洪流之中。
日期:2004.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