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的农村干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把一个昔日人均收入不足千元,集体积累不足万元的贫困村建设成为全镇的首富村。他就是孙吴镇兴川村村委会主任王东升。
兴川村地处孙吴镇西郊,有村民236户,1023口人,耕地1021公顷,是一个村民散居,没有完整居住环境的大村。王东升上任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一走访群众,召开班子会,分析经济落后的原因。2002年,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兴川村鸡爪河流域南北有7万亩的天然草场,水草资源丰富,能载畜5000个牛单位,在该区域大批量发展畜牧养殖切实可行。思路确定后,王东升就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到赤峰、宜通等地考察大牲畜的饲养、繁殖以及销售情况,并积极协调资金,带头示范,使村里有25户农户加入到养殖联合体的队伍中来。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养牛户们均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王东升饲养的肉牛,当年实现净增值3万余元。现在越来越多的兴川村村民自发地发展畜牧养殖,走上了一条畜牧致富之路。目前,这个村牧业产值125.8万元,占全镇牧业总收入的17%,是集繁育、饲养、管理、销售为一体的示范区,是全县重点繁育、饲养优质牛羊基地。
王东升充分认识到加入世贸组织给农业带来的强大冲击,面向市场狠抓全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2002年牧业运行良好的情况下,王东升提出了“发展牛羊经济,打造半壁江山”的目标,将牛羊经济向纵深推进。为加快兴川村畜牧业的发展,王东升充分利用镇党委、政府制定出的优惠政策,对养殖大户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进行统一防疫,统一批划草原,由村里负担防疫费、草原管理费,并且出钱聘请了高级畜牧师,长年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解决了村民发展畜牧养殖的后顾之忧。
王东升领导下的基地辐射带动了全镇黄牛饲养量达1770头,存栏1372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9.6%,出栏398头;奶牛存栏121头,比去年同期增长3.4%;山绵羊饲养量3277只,存栏2293只,比去年同期增长26.9%,出栏984只;猪饲养量3906头,存栏1923头,比去年同期增长0.1%,出栏1983头;禽存栏16683只。各类达标饲养专业户63户。
日期:2004.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