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刻骨铭心的飞跃
http://heihe.dbw.cn   2006-10-27 14:02:23

  

  

  去年春季,40岁的爱辉区新生乡鄂伦春族妇女吴海凤从辽宁买回了70多只绒山羊。紧接着,乡里又有两户鄂族家庭开始购买绒山羊。这意味着,我市鄂族群众的经济结构调整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新生乡1956年开始有小规模的开荒种地,1964年实现自给自足,1967年向国家交售余粮。但是,当时真正从事种植业的鄂族农民没有几个。1987年经鄂伦春族农民同意,政府将鄂伦春族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了鄂伦春族种植业联合体。从此,鄂伦春族农民开始真正从事种植业生产。1993年开始到1995年又逐步地将土地归还给了农户,进行自主经营,农民收入也随着种地的水平提高而增加。

  短短的几十年里,鄂伦春族农户的种植业从无到有,直到供给有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生产的农民仍然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运营机制的实行,如何调整种植业结构已成为鄂伦春族农民面临的重大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新生乡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调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资 源优势,确定了大豆、亚麻、马铃薯为该乡的主栽品种,调整种植业结构,并依托龙头企业实行了订单生产。去年,全乡种植经济作物221公顷,总产量930吨;人均收入2149元,比上年增长95.8%。

  鄂伦春族自古就有养马及野生动物的传统,并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生乡决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壮大畜牧产业。他们通过引资已建成了一处投资为100万元的黄牛养殖繁育基地;同时,还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农民提供养殖贷款,两年共为农民提供贷款60万元,使全乡畜牧业生产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全乡已有黄牛养殖专业户17个,黄牛存栏411头,马存栏200匹,羊存栏910只。

  这个乡还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001年争取到了辽宁客商的投资50万元,建成鹿茸中草药加工厂。现在,该厂已正式开始运营,产品鹿茸饮片远销俄罗斯、韩国、新西 兰等国家。如今,全乡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4个,其中2个是鄂伦春族人的个私企业,占总数的14.3%。

  下山定居50年,新生鄂伦春民族乡的经济实现了三次飞跃,即从定居时的一人一马一杆枪,“不谙农事”的单一狩猎经济,到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飞跃;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到以农为主,种、养、加、贸、工、旅全面发展的飞跃;从数量型经济到质量效益型经济的飞跃。

  (2003.08.29)

作者:何丽芳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董佳惠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