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今日鄂乡
古朴的图腾柱,大气的迎宾门,还未走进爱辉区新生鄂族乡,就感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这里的村庄,首先看到粗壮勇猛、三五成群的猎狗,很通人性,温柔而友好。不远处,一大群高大威武的骏马,或悠闲散放,或奔跑如飞。街道尽头,不时有尘土飞起,摩托车、农用车及各种轿车接二连三地穿过。
走进这里的家庭,首先看到居室整洁,一尘不染。而室内,电视机、VCD、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那些光滑的地面砖、新潮的沙发、漂亮的组合家具则让人感到浓浓的现代气息。
站在三层高的乡政府楼上,新生乡所在地的新生村便尽收眼底。干净的混凝土路面、美轮美奂的路灯、排列整齐的房子、规矩的菜园子以及院内竞相开放、争奇斗妍的花朵,无不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据介绍,1953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饥寒交迫、濒临灭绝的鄂伦春族人民走出山林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新生”具有创立新生活之意,象征着幸福和吉祥。新生鄂伦春民族乡是由鄂伦春族、汉、满、达斡尔、蒙古族等五个民族组成。在全乡1061口人中,有167人是鄂伦春族人。这里地域辽阔,森林、草原资源极为丰富,辖区面积为1700平方公里。定居后,鄂伦春人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由从单一的狩猎生产,逐步发展到现在以农为主,农牧业、旅游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与发展,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现在,这里的鄂伦春族人均住房面积为21平方米,与全国人口居住面积相等。而广播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60%以上,有的家庭也开始玩起了手机和电脑。由于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现已新建一所30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并设有X光机和化验设备,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从1952年秋季开始,相继有62名鄂伦春族同胞参加过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全国各地参观;有5名鄂伦春族优秀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有10名鄂伦春族同志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今年50岁的新生乡鄂伦春族女乡长吴瑞霞,生在新生、长在新生,对这里5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眼目睹,她如数家珍的介绍,更让我们感到了鄂乡的巨变。1973年,20年大庆时,吴瑞霞已经参加工作。当时在乡里卫生院工作的吴瑞霞,看到政府帮助卫生院添置了医疗器械,特别高兴,感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真的很关心。1983年,30年大庆时,吴瑞霞已调到乡政府工作。看到鄂族百姓陆续搬出了土房,住进了砖房,吴瑞霞打心眼里高兴,也感到很骄傲。1993年,40年大庆时,吴瑞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更让她开心的是,乡里盖了9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而且家家户户在爱辉区的乡镇中第一个看上了有线电视。
在吴瑞霞的娓娓叙述中,我们的思绪在过去和未来中穿梭,真切地感受到了有人描述过的场景:秀丽的刺尔滨河边,居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人,潺潺碧水从村边流过,唤醒千年部落民族,50年从未停脚步,50年后更繁华……
更多文章:赵学礼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研究鄂族定居五十年迎庆等重点工作
黑河市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吸取“7·24”教训抓好安全生产(2006.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