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7月26日电 今年上半年,五大连池热得让人“眼红”:到五大连池旅游,必须提前一个月预订客房;停在老黑山下的车辆,像蚂蚁一样多;“五大连池”之名、五大连池的风光和热闹频频见诸媒体,游客、媒体和景区的互动,搅热了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的迅速发展变化,让同行刮目相看
2000年12月,五大连池管委会正式组建。2002年派出20多名管理人员到国内景区学习;2003年又组织中层干部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学习管理;2004年又派出两批管理人员到欧洲学习。虚心和诚意给五大连池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1年到2005年,五大连池接待游客量从12万人次增加到45万人次,年均增长52.8%;门票收入由190万元增加到了1200万元,年均增长48%;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9.5%。今年上半年,景区门票收入345万元,同比增长21%。
人们欣喜地看到,经过五年建设的五大连池已经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震撼着旅游市场。去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被人民日报等单位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评为“中国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宣传十周年先进单位”;今年1月被建设部批准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先进单位”,6月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评为“中国著名火山之乡”。同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生物圈保护、国家森林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等一项项无形资产的申报成功让五大连池成为黑龙江景区经济快速崛起的排头兵。
五大连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品,如何开发利用,需要机遇和胆识,更需要科学决策。
2002年,时任黑龙江省省长的宋法棠率领相关部门来到五大连池现场办公;2003年7月、2004年8月,现任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连续两年到五大连池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随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五大连池建设成世界著名旅游疗养基地、世界著名矿泉水生产基地、科学考察基地和矿泉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五大连池适时提出:对接国际,实现大发展。为此五大连池管委会对游览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彻底整合,力求在游览时间、节奏、运动量和舒适感等方面的安排和设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合理、巧妙地布设游线。南北泉改造和完善,二龙眼整顿治理和违章建筑的拆迁,龙门石寨的开发,旅游木栈道的铺设,景区旅游公路的开工兴建,世界地质博物馆的建成,老黑山景区、火烧山景区、冰雪洞景区的规划建设,以及鹤嫩公路五尾段的开工建设,使五大连池风景区形成了以老黑山、火烧山景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景区发展的游览体系。
短短5年时间的发展建设,五大连池一年比一年耐看,一年比一年丰富,一年比一年精致。
五大连池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站得高、看得远,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
五大连池始终坚持以景观引游客、以保护促发展、以生态保未来的发展思路。
五大连池的决策者和建设者认为:五大连池作为人类的瑰宝,必须站在世界高度来认识、要求。因此,他们不断自我加压,一年一个目标,创建活动与景区建设同步,走出了以创建促发展的路子。
走笔连池看发展,未来辉煌山水间。今后的五大连池必将更加充满魅力,名扬全国,蜚声海外,令人无限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