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百姓得到实惠--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综述(四)
http://heihe.dbw.cn   2006-07-24 11:14:14

  东北网7月24日电 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第三批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效体现教育活动成果,通过教育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发育新产业

  全市各地从资源优势、传统特色、发展基础出发,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新确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思路。 依托境内农场,积极开展“场县共建”活动。全市有40个乡镇的142个村开展跨区作业,面积达242万亩,比上年增加39%,为农民节省机耕费1550万元。市县乡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积极为农民提供联系务工岗位、岗前培训、送达就业地、维权等“一条龙”服务,全市确定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33个,与13个省市的83家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劳务输出基地发展到57个,今年全市输出劳动力可望突破14万人次。组织和引导党员牵头创办奶牛养殖、劳务输出、特色种植、棚室蔬菜等各种类型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拓宽增收渠道。

建设新村镇

  全市各地农村立足实际,从抓好环境整治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通讯难、耕作难等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启动环境整治工程。动员和组织农村党员带头进行村容村貌整治,清运生活垃圾,清扫街道积雪,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居条件。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市打建人畜饮水井216眼,解决了26万人饮水困难,提高了自来水普及率。加强乡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扶持,改善农村道路,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筹集资金1190万元,新组建农机合作社9个,使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到18个。各县、乡、村党组织还积极与电信和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多方筹集资金,解决了47个村屯不通电话和有线电视的问题。

培训新农民

  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全市涉农部门和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深入乡村,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的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279期,科技大集26次,组织科技人员下乡1580人次,受训人数20万人次,编制并免费下发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资料13万余份。 同时,我市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设省级农业标志性示范工程2个,县(市)级40个,项目核心区面积2万亩,示范面积8.7万亩,辐射面积115万亩。我市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民闯市场,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61个,农产品订单面积突破400万亩。

树立新风尚

  我市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培育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的新风尚,创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环境。 为解决村民婚丧嫁娶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等问题,逊克各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于村民家的红白事,实行定时间、定标准、定人数,有效地遏制了不良风气的蔓延。为解决文化生活单一的问题,各乡村积极开展文化创建活动,全市多数村以农民党员为主体建立了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以及秧歌队、电影放映队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逊克县车陆乡还投资30万元维修了乡文化信息中心,建立了科技图书室、健身房、娱乐中心,为群众提供学习娱乐场所。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开展了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邢 爽     编辑: 杜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