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边陲劲吹文明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巡礼
http://heihe.dbw.cn   2006-07-12 10:43:14

  东北网黑河7月12日电 近两年来,我市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不断加大力度,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我市开展了社会公德、“八荣八耻”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城市开展了“百名文明市民标兵”评选活动,在农村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名双文明户”评选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开展了“人人创建文明环境、人人塑造黑河形象”和“精于创业学温州,崇尚文明看阿州”等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锐意进取的改革形象、攻坚克难的实干形象、海纳百川的开放形象、崇尚公德的文明形象。”

  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市建立了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全市文明单位开展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先后救助七千多名贫困学生;通过开展体验教育、引导教育和养成教育,全市建立家长学校八百余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3个,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一千余场次,撰写家教论文四百多篇,向贫困乡镇学生捐书一万余册;组织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先进文化伴我行”、“做文明青少年”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我市全面实施了文明形象建设、文化品位提升、蓝天碧水保护、道路交通畅通、卫生环境整治、市区绿化达标、市民平安保障和便民服务提质等“八大工程”,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陶冶了市民情操。    全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亮化工作,市区累计投资1308万元,制作安装了路灯、灯箱广告、跨街式灯桥和灯箱路牌,在黑龙江公园安装了路灯、广场灯和草坪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工作,开展了“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建成了一批“花园式”单位,人均绿化已达2.6平方米。近几年,我市筹资4.1亿元,改扩建了黑河机场,兴建了大黑河岛国际商贸城等标志性工程,改造了四条主要街道,建设了瑷珲历史陈列馆主馆,翻建了工人文化宫并辟建了青少年宫,建设了黑龙江公园。

  在强化基础建设的同时,我市发挥口岸城市的特点,在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推行“六项制度”。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单位584个,出台优质服务措施1541条,各单位制定机关文明服务规范3371条;开展“诚实守信万人评”、“共铸诚信演讲比赛”、“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进行诚信教育,打造信用黑河;在各个行业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及“双评”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同时,我市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全市共结军警民共建共育对子376个,被省委、省政府表彰共建共育先进集体(标兵)46个、先进个人(标兵)27名。

依托载体丰富内容

  我市以“千里文明边防线”创建活动为主线,全面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方针,在广大农村开展争创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科技示范户、奔小康标杆户活动。推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全市已建成十星级文明户4.59万户,占总户数24%。6~9星级文明户13.2万户,占总户数69%。邻里互帮、助人为乐的好风气得到了充分发扬;开展“三化一提高”和“修好路、植足树、整庭院、治脏乱”等专项整治活动,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加强了乡镇文化阵地建设,全市农村已建立阅览室、图书室1014个、文化站66个,电视入户率为87%,程控电话入户率为69%,为农民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接受教育、丰富生活创造了条件。

  我市还依托多种载体,丰富群众文明活动。开展了文明单位与贫困村“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发展态势。全市共有475个文明单位与527个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多方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举办了中俄两市口岸“友谊杯”篮球赛、乒乓球互访赛和文艺会演、美术摄影展、少儿互访、横渡界江等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了中俄两国间的友谊。市区70%以上的社区都有自己的秧歌队、腰鼓队,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自娱自乐的队伍和组织。逊克县100%的村和爱辉区75%的村都建有文化大院,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给予了宣传报道。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赵成坤     编辑: 杜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