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12日电 “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艺术事业将围绕建设“边疆文化名城”这一中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作生产一批有较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发展壮大一批文化产业群体,建设一个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开创一个渠道畅通、往来频繁、影响广泛、效益显著的对外文化交流新局面,建设一批基础性和标志性文化设施,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专业艺术事业。“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创作生产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广泛开辟演出市场,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组织好《黑河之夏》以及新年、春节等各类重大演出等活动;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尽快提高我市文艺人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社会文化事业。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社会自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解决乡镇基层文化机构、编制、经费、队伍等问题;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的扶持和引导;加强城市影院建设,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
——文化市场管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牵动作用,达到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在数量上稳步增多,规模上不断扩大,质量上明显提高,效益上显著增加的目标;开展“扫黄打非”和以音像市场、娱乐场所、演出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健全文化市场行业协会组织,实行行业自律。
——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发展演出业、音像业、网络业、艺术教育培训业、电影发行放映业和艺术品营销业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
——对外文化交流。以国际节日、民族节日和两岸重大政治、经贸庆典活动为契机,加大文化互访工作力度;通过引进以俄罗斯为主的国内外专业和业余表演团体,长期进行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推动两岸文化产业交流。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文化设施,力争使嫩江县、五大连池市、北安市艺术(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争实现80%的乡镇有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电活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