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12日电 日前,北安市海星镇政府与北安市农机局共同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在海星镇各村开展深松整地技术培训,用深松整地典型示范,积极推广示范区建设。
北安市海星镇开展跨区作业工作多年,前期建立的秋整地示范区,作为全镇整地示范点,让农民亲身感受了秋整地带来的好处。
2004年秋,北安市农机局和海星镇政府与建设农场多次协商后决定,在有多年跨区作业基础的海星镇兴旺村建立一块面积2700亩的大型机械秋整地示范区,北安市农机推广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豆窄行密植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基地,采用45厘米小垄,实行“五统一分”的管理方式,即统一整地;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分段收获。作业机械全部采用农场大型机械作业。2005年在春旱夏涝的情况下示范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85公斤,比一般地块增产37%,所种植的170良种很快被周围乡镇抢购一空,2700亩耕地亩增利润77元,共增加利润207900元。
2005年秋,在北安农机局和海星镇政府的协调下,兴旺村又引进建设农场3台机车建立5块深松整地示范区,总面积达2500亩以上。这五块示范区都将作为北安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采用农业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相结合,建立良种示范基地。目前,该村备春耕生产准备工作已经结束,只待春播。兴旺村开展跨区作业获得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周围各村。
2005年,北安市除在海星镇建立跨区深松秋整地示范区外,在通北镇通北村引进建设农场2台机车作业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500亩的深松整地示范区,还在杨家乡和平村和赵光农场共同建立一块农场模式化栽培示范园区,引进农场先进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化栽培园区的建立标志着北安市跨区作业工作进入新阶段。
跨区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使北安市引进了农场的先进栽培模式,使农机农艺紧密结合,带出了一批农业生产内行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地激发了农民深松整地和农业标准化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北安市农业标准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