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http://heihe.dbw.cn   2006-03-07 11:06:37

    东北网黑河3月7日电“十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围绕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要求,重点抓了五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种植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实施“主辅换位”战略,构筑以牛羊为主的草地畜牧经济。到2005年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4%提高到24.4%。到2005年底,全市植树造林9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9%。建立劳务输出基地57个,培训农民工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2万人,实现收入5亿元。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3个,7大类25个产品获得国家认证。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明显增强。“十五”期间,我市重点抓了“五化”工程,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产业化:到2005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达到40户,初步形成了大豆加工、乳业、肉牛肉羊加工、山珍产品、米业、马铃薯加工等十个产业。工程化:“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2亿元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新增灌溉面积13万亩;总投入1.5亿元更新大中型机械12200台套,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18个;新建农村通乡、通村公路里程192公里和784公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标准化:建立省级农业标志性示范工程2个、县(市)级示范区40个,辐射耕地115万亩。组织化: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61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区域内的国营农场、部队农场、森工企业的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324元,比2000年增长54.4%,年均递增9.1%。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农收入占的比重达到30%,比2000年提高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百户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拥有量大幅度提高。

    ——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加快农村粮食流通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实行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98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23万亩。引导农村集体、农户增加农业投入。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编辑: 温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