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1月15日电五大连池市积极引导农民走特色路、打绿色牌,发展蚕业经济,使蚕业经济迅速发展,全市放养柞蚕从原来的几十把发展到现在的600余把,年产蚕茧总产量达78万公斤,创产值近75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五大连池市拥有丰富的柞树资源,为鼓励农民发展养蚕业,提高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市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从资金到技术都给蚕农大力扶持。今年,这个市又大力推广多项科学养蚕新技术,从辽宁、内蒙古等地引进优质蚕种,实施了统一制种,四元杂交蚕种普及率达100%以上。通过引进优质蚕种和推广新技术,使柞蚕平均单产由原来的8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300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5%。其中最高单产达到2297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蚕茧总产量达78万公斤,总产值近75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87%。仅新发乡永和村蚕茧产量就达17万公斤,产值163万元,村民平均增收6000余元。针对以往蚕茧集中下山造成积压,引起茧价下跌影响蚕农收入的实际情况,市政府要求蚕业主管部门运用技术手段加以解决,制定了一整套投资小、见效快、蚕农易懂的制种技术,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蚕农合理调整了种茧出窖时间。按照场地分布情况分早、中、晚三个批次出窖,使蚕茧分批下山,分批销售,有力地控制了蚕茧的价格,保障了蚕农收益。2005年蚕茧平均价格达到每公斤9.6元,同比增长20%,创历史最高。养蚕实现万元收入的农户有275户,其中年养蚕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大户有7户。
目前,在惠农政策扶持下和养蚕高产示范户的带动下,五市农民养蚕热情空前高涨,蚕业经济已经成为五大连池经济支柱型产业。199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蚕业产业化基地,1999年被列为省绿色食品发展基地,2005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柞蚕养殖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全市柞蚕生产的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