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0月26日电北安市通北镇忠东村距通北镇5公里,总耕地面积7729.2亩,145户,1076口人。这里曾经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伴着北安全面奔小康的脚步,忠东人通过果树种植,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使原来的人均收入处于通北镇的最低水平的忠东村,一跃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富裕村。
忠东村栽植果树是由王玉清从1987年开始的,他首先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的小园里试栽,1990年试栽的果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仅2亩地的庭院果树收入就达3500多元。1992年他承包机动地7亩,全都栽植了绥李三号、K9伏果、一串玲、花红、大秋、黄太平等品种并培育果苗。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他终于掌握了一套适合忠东果树生长、繁育的栽培方法。并且这几年他承包的7亩机动地栽培的果树已全部结果,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
王玉清致富不忘乡亲,他无偿为农户传授果树栽培技术,在他的带动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工作,全村的果树生产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忠东村果树协会由村委会牵头,由农业科技人员、有一技之长的镇村干部、果农种植大户和市场经纪人自愿成立。成立了协会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协会章程,确立了以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为办会宗旨,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办会原则,以会员增收致富为目的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协会的一切活动按照规定进行,镇里保护本协会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会长必须负责指导整个村果树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果的销路问题,会员可享受协会免费提供各种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会长可享受本协会年度的特殊贡献奖励。
协会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把农民带上致富之路。着力技术培训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及推广。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制定了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程,印发材料1000余份,聘请专家对什么时期开始剪枝、什么时期开始防虫防病等方面知识,进行了重点讲解。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会员和全村果农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开展信息交流研讨活动。就发挥协会组织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互惠互利的特点,协会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会员们在一起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相介绍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了解外面的世界,掌握国内外果树种植以及水果需求方面的信息,从而为因地制宜发展果树产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果树协会的成立,极大地调动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果树面积由原来的30亩发展到今天的240亩,有规模的果园由1个发展到7个,栽培品种由3个发展到12个,果树生产户由3户发展到35户,会员由10人发展到50人。果树生产已成为忠东又一新兴产业。忠东村的水果在通北镇辐射的范围内较有名气,每年8至10月份(水果收获的季节),通北镇及周边乡镇销售的地产水果有80%以上是由忠东生产。一亩果树的收入是大田收入的5倍,忠东一个屯一年销售水果的收入就达10万元。
两年来,通北镇忠东果树协会的组建,有力地提高了忠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果品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随着协会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将会为农民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