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北安市通北镇新民村多种经营协会促进农民增收_
http://heihe.dbw.cn   2005-10-20 11:08:38
  东北网黑河10月20日电 在日前结束的全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验交流会上,北安市通北镇新民村多种经营协会的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声声称道。
 
  新民村位于北安市通北镇西部,交通便利,由于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农民增收难度大,为使农户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他们成立以大豆收购协会、鹅毛收购协会、皮张收购协会、药材收购协会、毛葱收购协会、笨狗收购协会6个协会为主体的多种经营协会,走上了以商补农的经济发展之路。

  现存协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创建初期的30人扩大到现在的500多人,270多户。2004年协会收入高达300多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成为通北镇最大的专业协会。

转变观念引导农民闯市场

 
  原石中村老村长利用在海伦亲属家串门的一次偶然机会,得知当地鹅毛收购价高的信息,回来后召集村民代表,把信息传递给本村农户,并引导他们进行收购。村里成立了以金万友等6人组成的鹅毛收购分会,并筹集了2万元资金,到克东、拜泉、黑河等地进行收购。当年6个人每人挣了2万多元。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他们对多种经营更加充满信心,当年就吸收协会会员100多人,成立了6处鹅毛收购点,带动了全村300多人参与收购。协会定期对会员进行培训,讲解收鹅毛的一些知识要领,使会员在这方面都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现在这些人中有的已走出北安,在黑河、绥化等地建点,成了收鹅毛的大户。

  村民郭文忠1998年开始在周边地区收购大豆,现在他已经发展成为在自家设点收购大豆的大户,年收购量4000吨以上,经济纯收入50多万元。产品销往山东、广东、深圳等地,他经常组织会员开会进行算账对比,使大家看到了收购业远远强于种植业。在协会的带动下,全村农民都纷纷行动起来,而且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服务到位干群齐心走富路

  多年来多种经营协会通过与外地大公司,大客户不断进行信息沟通,收购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并以协会和经济人为依托,加强信息反馈,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风险。与此同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覆盖面,多种经营协会在销售服务上狠下功夫,对客户做到保品种、保质量、保纯度、保安全;对客户做到不掺假、不欺诈、不短秤;实行亲情服务,把外来客商当亲人对待,当朋友相处,实行吃住、长短途运输一条龙服务。为了扩大经纪人的数量,协会积极培植大户,树立典型,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协会给会员协调贷款,帮助联系客商,凡是到协会里发展的经纪人,村里无偿提供场所,做好治安工作,保证经纪人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在协会中投资发展。目前全村每年纯收入超过7000元的农户有300多户,新民村已被通北镇政府确定为依托协会致富的多种经营发展基地。

加强沟通形成默契合作关系

  农产品行业协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离开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很难健康发展。因为协会的成员大多是势单力薄的农户,他们不但文化水平低,而且受信息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协会的发展,更影响了他们增收。为此,每年镇政府都组织一些相关部门到有关村屯传授有关专业知识,包括法律、信息等方面内容,使会员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更加强了协会与政府的沟通,也推动了协会的发展。为拓展空间,开辟外地市场,镇政府加强与外地相关协会的组织和联系,通过他们搜集掌握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信息,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本村协会的职能,帮助协会开拓外地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目前,北安市共有各类“农技协”67家,会员2000多人,规模和效益位居黑河市所属各县(市)区之首。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编辑: 温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