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9月2日电“建场50多年,从没见过几十万亩庄稼地这么干净。”红星农场第一管理区退休职工王智全感慨地说。这几年在红星,不但有机食品地块不施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而且在非有机地块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种植户们自觉保护生态,把用过的化肥、农药包装物、残膜随车带走,使农业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有机食品生产让这个农场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今年农场种植小麦、大豆、亚麻、芸豆等有机食品4.77万亩,其中2.6万亩有机食品面积已通过欧盟“ECOCERT”的认证,其余2.1万亩正处在转换期,年底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可达到4万亩。
农场聘请欧盟和日本有机食品专家对参与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即使临时雇用人员也要在工作前对其进行必要的有机生产知识培训。在生产过程中,农场禁止使用农药和化学合成的肥料,施用农家肥也要堆沤腐熟,并采用合理轮作、合理整地和人工、机械综合除草的方法防除病、虫、草害。
以此为契机,农场在全场种植户中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教育,对非有机食品和有机食品在生产上制定统一的生态管理标准,非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包装物、矿泉水瓶要带出生产区进行集中处理,并建好地块的农药档案和生产记录,严格执行秸秆还田等环保和农艺新措施。
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给农场和职工带来了实惠。去年,台湾大成集团将农场生产的300吨有机小麦全部包销,为职工增收100多万元。目前,农场2.1万亩有机大豆地块已成为北京九合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第一车间,农场已同九合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出资700万元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合同,2000吨有机大豆已拿到了每公斤2.8元的保底价,650个有机食品种植户平均每户可增收23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