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巾帼英雄“尚大嫂”---“烽火黑河”专题采访
http://heihe.dbw.cn   2005-08-17 11:06:11

    东北网黑河8月17日电结束了在逊克县的采访,“烽火黑河”采访团又立即赶往北安市。

    一进北安,我们便直奔城郊乡革命村(俗称革命屯)。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革命根据地,曾活跃着一支由农村妇女组成的抗日地下组织——妇女抗日救国会,会长便是闻名遐迩的巾帼英雄——尚大嫂。

    在革命村,尚大嫂的儿子尚玉山和村里的老人们共同为我们介绍了尚大嫂的苦难经历和抗日功绩。

    尚大嫂名叫张广英,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淮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幼年丧父,母亲只能带着她和三个年幼的哥哥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在她15岁时,因生活难以为继,母亲只好含泪把她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王姓男人。在王家她经常遭受打骂。张广英23岁时,王家把她卖给了人贩子,人贩子又将她辗转带到东北,嫁给了龙镇县李殿芳屯(现北安市城郊乡革命村)农民尚福,从此,人们便称她为尚大嫂。

    1939年5月,抗联战士来到屯子里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历经苦难却不甘屈辱的尚大嫂率先领会了抗日救国的道理。1940年春,以李殿芳屯为中心,联系周围4个屯子的妇女抗日救国会正式建立,尚大嫂任会长。

    面对日军铁蹄搅起的血雨腥风,尚大嫂毫不畏惧,她带领妇救会成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抗联战士做棉衣、筹运物资、掩护伤员,用一个女人柔弱的臂膀担起了抗日救亡的大义。

    1939年底,抗联战士曹玉奎和小周奉命下山执行任务,在行至离李殿芳屯不远的口门子山时,与日伪军遭遇。在突围中,小周受伤。经过奋战,曹玉奎和小周最终赶到了李殿芳屯。危急时刻,尚大嫂果断地将他们藏在自家院内的羊草垛里,并设法支走了进村搜查的日军。日本人没找到这两名战士就兵分两路继续向前追赶。为防止日军再来搜查,几名救国会成员连夜在山上挖了个地窨子将负伤的小周藏在里面,尚大嫂负责为其送饭送药,直到小周伤愈后与部队取得了联系。

    1940年10月31日,由于叛徒出卖,尚大嫂与另外32名救国会成员一同被捕。在狱中,日本人一天三次过堂审问尚大嫂等人,伴随审讯的是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吊在房梁上打、手指上钉竹签等酷刑。尚大嫂被打得死去活来,然而这个坚贞不屈的女人却没有透露半点有关抗联的情况。敌人无奈,便判了她10年徒刑。1945年,日军战败,尚大嫂才得以获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尚大嫂被选为村妇女会长和副村长。1949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尚大嫂被选为老革命根据地代表,即将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接受毛主席接见。然而,在日寇严刑拷打时患上了严重心脏病的她却因病重未能成行。当年10月9日,尚大嫂带着遗憾病逝在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齐齐哈尔市为尚大嫂举行了有1800人参加的隆重葬礼,省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尽管尚大嫂去世时,尚玉山刚刚6岁,但从父亲和乡邻那里他了解了很多母亲的英雄事迹,从而把母亲当成了自己的楷模。18岁那年,尚玉山应征入伍,在部队,他曾因拦惊马救儿童受到过嘉奖。转业后,他被分配到铁路部门。在工作中,他一直是岗位上的标兵。如今,已经退休的尚玉山总是拎着理发箱走街串巷义务为群众理发。

    与尚玉山告别时,我顿生感慨——信念的力量能让一个平凡的人成为英雄;英雄的力量则能使一个普通人发出光芒。

    尚玉山在镶有尚大嫂照片的相框前,讲述母亲的抗日经历。

来源:     作者:     编辑: 温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