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8月17日电 现年34岁的许金良是五大连池市引龙河林场场长。1992年参加工作一脚就踏进了林业,从此他爱上了大山、爱上了森林、爱上了豪放的林业人。13年,他走了三个林场,当过出纳员、驻场民警、副场长、场长。8次获记功奖励,曾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受过省公安厅嘉奖,并被评为五大连池市十大杰出青年。用老林业人的话说:许金良有正事,干啥像啥,走一处成一处。
许场长的大眼光
许金良眼光很远。他相信眼光长远职工才有大奔头,场子才有大发展。从 1999年他在元青山林场当场长起,就注重培育干部职工“思想的森林”。“四项学习活动日”是他的杰作,他走到哪里,哪里的职工干部的技能学习、法律学习、理论学习、形势任务学习就蔚然成风。当地的理论工作者说他是培养“基层理论家”和业务技能骨干的高手。职工们说:和许场长干,活的明白。他走过的林场都留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所在的林场职工孩子不上学是坚决不行的。为孩子上学,有啥困难你说,一准儿解决林场没学校,他跑遍附近农场乡镇把职工孩子安排进了好学校。职工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他高兴的不得了,登门祝贺职工孩子考上大学林场白给两公顷地,孩子大学毕业再抽回。他说这是在为林场发展和国家未来储备人才。
许场长的治场方略
许金良能管好林场原因之一就是首先管住了自己。他从没用手中的权力和森林资源为自己和亲朋谋过私利。2002年,他在元青山任场长时,一位客商找到他请他帮忙低价买240立方米木材,并把厚厚的两沓钱塞给他。许金良没动心,对客商说:“木材价不能低,我不能用公家的东西为自己谋私利。”最后,客商还是按规定的价格买了木材。他在企业推行了民主的管理方法,场里的大事,干部职工会上定音,件件透明。职工代表、老职工是他和班子的智囊团。职工反映上来的迫切要办的事马上就办。2004年2月,他刚调入引龙河林场第一件事就是召开职工大会,了解职工心声。职工要求修好通场的9公里路、治理场区环境、补发拖欠老职工的工资……引龙河林场外债多,要立即办这些事难度可想而知。可职工期盼已久的事必须办好。他挖掘一切潜力,跑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带领职工日夜奋战。到4月末,道路通畅了、工资补发了、环境治理好了,职工心里顺了,可他竟一个多月没有回家。林场各项制度健全,处理事情紧紧依靠制度、政策、法律,班子行事公平正义,职工能不信服﹖他每到一处都大抓文明家庭建设,“五好家庭”、“文明职工”、“明智公婆”、“道德家庭”、“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吸引着广大职工和家属。在许金良看来,职工家庭和睦了,门风正了,各家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了,群众生活心情舒畅了,场子就有活力了,有希望了。对弱势群体、职工困难,许金良带领班子成员发动群众帮助到底解决到位。老职工病了他东挪西借自掏腰包解决医疗费。职工老周住着危房生活困难,他动员干部职工把场里闲置的房子修好赊给他,让他做豆腐,房款逐年还。职工家的大事小情,邻里纠纷了、婆媳不和了、夫妻吵架了……他一到,马上摆平。许金良说:“我就是个小场长,该为群众做的事大多都是些具体的事,虽小,但涉及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只能做好、做细。”许金良和班子成员对职工的关心、关爱到了细致入微、无微不至的地步。他所管理过的林场都逐步形成了平等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积极上进的好风气。
许场长的“大森林”情节
许金良深爱着大森林,他的梦都被森林染绿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他的座右铭。他带领干部职工踏遍了林场的山山水水,他恨不能将林场的每寸土地都披上绿色,将一草一木都铭骨入心。从2000年起,每年都保质保量完成植树造林1600亩以上,经省专家组验收,受到好评。五年时间,共完成造林面积近万亩,植树320多万株,为青山再披绿装。林区1/6面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100多公顷。每年1000多立方米的采伐量决不突破。目前,许场长正在着手进行他的引资股份制造林工程,他已经为林场设计了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他爱树如命,职工烧柴全部枝杈,遇到盗伐林木的决不手软,带着护林队一年四季巡守森林。森林病虫害更是预防及时。为防住森林大敌——火灾,他整章建制,建立实施了一整套的长效机制,并把防火宣传做到了家,每年春防、秋防林场森林就成了他的家。他所管理过的林场连续多年没发生过火灾。许金良保护着森林,合理利用着森林资源。在他的林场牛羊成群,地栽木耳4万多袋,职工林产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只山野菜、中草药收入就近20万元。许金良说:“森林是宝,更是聚宝盆,保护好、利用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他下决心这辈子就和森林泡上了,为森林、为林业、为林业一子。把林场覆上大森林是他最大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