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7月6日电在把劳务输出作为兴乡富民的主导产业,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五大连池市新发乡,提起带领乡民成功开辟进京务工渠道的6名乡干部的感人事迹,真可谓有口皆碑。
这个乡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刚够7亩,劳动力大量剩余。乡党委借鉴外地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把劳务经济确定为兴乡富民的第一产业后,根据乡民故土难离,宁肯在家乡受穷,也不愿在他乡致富的传统保守观念比较严重的实际,大胆实施了选派6名乡干部、6名村干部,带领首批30名乡民进京打工的举措。
6名乡干部继承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京与打工农民同吃、同住、同打工,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年努力,终于在首都劳务市场成功打造一个闪亮的五大连池劳务品牌。
进京伊始,由于乡亲们没出过远门,更没到过首都,连怎么看路牌、怎么乘车都不清楚,真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与大家同住地下室便宜店房的副乡长李广友,边做安定大家的思想工作,边教大家怎样适应大城市生活。由于开始跑了三天也没联系到用工单位,他夜里睡不着觉,嘴上起了泡,毫不气馁,怀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必胜信心,最后终于同宏福建筑公司、国家图书馆、玻璃厂等用工单位签订了协议,使乡亲如愿走上打工岗位。
时任乡党委委员、关工委领导成员的铁桂玲,带领12名小姐妹到北京好邦家政有限公司接受岗前培训时,开始有的女孩子不适应军事化培训的严格要求,受到教官批评哭着要回家。她以耐心的思想工作和热情的关爱,没让一个人掉队,全部通过20天的严格训练,分别被公司分配到家政服务等岗位。其中有5个人由于表现突出,后来受到区妇联等部门的表彰,被授予“优秀外来打工妹”称号。她本人在一家副食品商店打工时,由于表现优秀,受到公司老板的赏识,对方甚至提出愿给她高工资待遇,让她留在公司任职。
正是由于他们的成功开拓,为全乡发展劳务经济开了好头,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全乡共输出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其中青年占一半以上。全乡今年的劳务输出收入可以达到1300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要想富出劳务,早出去早致富”的顺口溜,传遍全乡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