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21日电宋喜和今年77岁,是个有57年党龄的老党员。他1946年从黑龙江省高师学校毕业,1953年走上领导岗位,历任通北县常委、副县长、北安县革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等职。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用自己的形象和行动为人民群众送去党的关怀。为了能更好地为党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宋喜和的一生都在坚持学习,从不间断。在职时每天不少于2小时学习,在一生繁忙的工作中,他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不论是外出开会,还是下乡包队,白天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晚上在灯下学习。就是在患癌症手术的病床上,也要看书学习。离休后,他把学习时间增到每天3小时,还利用众多的社会兼职及各单位监督员的机会,到学校、机关、企业做《发扬革命传统、继承革命遗志》、《发挥共产党员先进作用》等报告30余场。
不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任一县之长,宋喜和从不搞特权,他经常徒步几十里或上百里深入农村参加劳动,每年在农村参加劳动都在30天以上,社员干啥他干啥,(下转3版)社员吃啥他吃啥,种地、铲地、割地、掏厕所……群众亲切称他为“打头的”。他连续18次被授予省市劳动模范等称号,1983年受到省政府的奖励。建党80周年,黑龙江省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1989年11月,宋喜和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工作岗位,可他又毅然担起了市老干部总支书记的担子。为了使老干部总支的全体党员都能保持共产党员的活力,为北安的建设发展发挥余热,他热情接待老干部上访,找他们谈心、整理材料、筹划各项工作。对那些不能参加学习的老党员,他就去其病床前“补课”,并经常给外地的老党员写信,打电话沟通、交流思想。他还是老干部的后勤部长,经常拖着病弱的身体,走访多病和有困难的老同志,送去问候和关怀,为他们分忧解难。在他的带领下,老干部总支的全体党员积极参政议政,出谋划策,成功地解决了“教育基金”“义务兵优待金”等问题。北宁市三年城区道路改造,宋老等四位老干部又被聘为顾问,工程建设期间,宋老共提出意见和建议178条,有152条被采纳,建设工地上每天都有他奔波的身影。
2000年宋喜和被评为省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北安老干部总支也被评为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宋老又被黑龙江省和黑河市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老干部总支156名党员中有54名党员获省市优秀党员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