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28日3月中旬,笔者奔赴位于中俄边界的“玛瑙之乡”——逊克县, 采访了被驻地老百姓誉为“界江英雄哨”的逊克边防站的一个哨塔。
说起“界江英雄哨”的得名,英雄哨上常年执勤的哨兵功劳不小。曾先后有11名战士从江中救出14名落水人员。
在这些日子里,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战斗在这里的战士是多么的不易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从温暖如春的南方来这里当兵的,在高寒的边城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他们以常人难以想像的生活方式,战胜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衬着白雪皑皑的大江,看着战士们质朴的脸,我很感动,记录下了这些关于英雄哨的文字。
老百姓给了它好听的名字,而它的背后一定是艰苦的。
在边城逊克的国境线上,可一眼望到那巍然挺立的哨塔。笔者身处高高的哨塔,打开厚厚的观察记录本,上面字迹工工整整、清清楚楚的记录下哨塔视野内的情况,也记录着哨兵那逝去的青春年华。
几十年前,哨塔不是如今的保温式哨塔,而是18米高的“瞭望树”。上下岗时,脚踏40节软梯,着实让人胆寒,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无论盛夏酷暑,还是气温零下 40多度的三九天,哨兵上哨执勤从没间断过。他们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巍然耸立的哨塔上。
战士们说:春节英雄哨贴对联不用粘胶,只要拎着一桶水,到了门前,先把水朝墙上一泼,而后立即把对联往墙上一按,对联就牢牢地速冻在墙上。
新战士王艺讲述着哨塔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年冰雪初融之时,一名妇女因与家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跳进了清沟。当时执勤的哨兵王新民和杜冲来不及多想,边喊边迅速从十多米高的哨塔上跑下,五六节楼梯变成一步直往下冲,飞奔到出事地点。当时江水水流很急,深不见底,如果那位妇女一旦被急流冲进冰层底,肯定没有救生的可能。于新民和杜冲利索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清沟,吃力地推开眼前的大冰排,奋力向那个妇女游去。刺骨的江水袭遍全身,冰碴子像刀似的刺着身子,在坚冰与急流中拼搏,人得救了……
说到这,哨兵林坤松接过话茬:“他们真的不易,那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的。
哨兵朱健华说,我们倒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件,可喜的是,我们官兵依据上级首长指示:为了保护驻地人民生命的安全,避免战士们做无谓的牺牲,命令边防部队在界江不安全地段树立警示牌:上面写着“请珍惜生命”、“前方危险”等字样,还插上标志杆,用线绳拦住“危险地带”等做法。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避免牺牲……
英雄哨下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尤其他们每年除了以 100%的优质率完成执勤任务外,哨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没出过半点差错,为此,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多次被上级评为“红旗观察哨”。
驻地老百姓把哨塔誉为“界江英雄哨” 称号,当然少不了到哨塔“串门走亲”。每逢中秋、元旦和春节等节日,不管风雪多大,天气多冷,驻地党校、妇联和居委会等代表数十人,都要来到英雄哨,慰问他们心目中的好战士。
当笔者离开哨塔时,哨兵蔡勇彬和陈坤凯站在高高的哨塔上目视界江,如同一尊神圣的雕像,与那高耸的哨塔结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