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14日电嫩江县前进镇文质村刘文春去年种了1公顷的大豆,其中一半采用行间覆膜技术,另一半是普通种植方法。表面上看就是差了一层塑料薄膜,然而差距太大了,覆膜大豆高出普通大豆近一半,秋后半公顷覆膜大豆比普通的增产400多公斤,增加收入1000多元。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在两行大豆之间进行覆膜,具有保墒、提墒、抗旱、提高地温、加快大豆生育进程、保肥、减少杂草、减少病虫害、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风蚀等优点,是高寒干旱地区大豆栽培的新模式,是目前解决旱作农业和大豆重迎茬最有效的办法。
2001年秋季,前进镇得知附近大西江和红五月农场采取了大豆覆膜技术,镇党委、政府组织200多人现场参观学习,耳闻目睹了覆膜大豆的生长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增进了全镇干部群众对覆膜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坚定了试种的信心。2002年春季,前进镇在全镇试验这项技术,为解决资金不足,镇政府拿出1.2万元,为购买覆膜机的农户进行补贴,每台补贴1000元,占机械造价的30%。还协调信用社为农民发放贷款,帮助农户解决购买机械、地膜资金不足的问题。全镇共有7个村100多户农民采用覆膜技术种植了153公顷,这些大豆经受了严重干旱的考验获得丰收,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较一般播种方式增产1060公斤。153公顷覆膜大豆总增产16.2万公斤,当年增收35.6万元。
2003年,前进镇大面积推广了大豆覆膜技术,通过示范引导和广泛宣传,农民对大豆覆膜十分认可。为保证大豆覆膜所必须的技术要求,镇党委、政府在2002年与九三局鹤山农场合作,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对所有需深松的耕地进行了整地,为大豆覆膜的推广奠定了充实的技术基础。镇里还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帮助农民购买覆膜机和高质量的地膜,全镇当年共推广大豆覆膜技术3万亩。保胜村一个村覆膜面积就达到了1万亩,几乎占该村耕地的70%。2002年前期春旱,后期洪涝,同在一片蓝天下,前进镇也未能幸免,幸免的是采用新耕种技术的庄稼。前进镇是全县受灾最轻的乡镇,深松浅翻发挥了应有的排涝抗旱作用,覆膜大豆抵御灾害仍然增产,农民增收320多万元。为加强大豆田间管理,前进镇租用农场飞机,率先在全县实行飞机喷施农药除草灭虫和促早熟。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不仅得到农民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02年11月,全省农业开发现场会,推广了前进镇的大豆覆膜技术,2003年黑河市两次在前进镇召开大豆覆膜现场会。
2004年春涝低温,大田播种期延后半个多月的时间,极其不利于大豆覆膜。前进镇党委、政府没有放松大豆覆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克服不利因素,全力推广。与九三局玉和农业机械厂协调,把出厂价3400元的覆膜机降到2900元,并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解决覆膜机20台。采取先货后款的办法,购进批发价格的地膜。派出镇里的干部下到村屯农户进行指导,能覆膜一亩是一亩。由于严重春涝,部分地块机械无法作业,全镇计划推广8万亩,实际推广覆膜技术3.1万亩。覆膜技术再一次发挥了优势,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比常规种植高出近800多公斤,全镇增产2400万公斤,纯增收430万元。
今年前进镇大豆行间覆膜又有新举措,计划在覆膜的基础上套种玉米,不仅保证大豆产量,而且套种的玉米产量将达到1000多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