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根植黑土倾心育桃李--北安市北胜村教师姜永吉
http://heihe.dbw.cn   2005-02-01 10:56:39

    东北网黑河1月7日电共产党员姜永吉同志从教22年,多次放弃进城的机会,扎根农村,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农村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连续20年被评为市、镇级优秀教师、市级德育先进工作者、镇级优秀共产党员,是学生爱戴、村民信赖、拥护的好老师。

    1982年8月,高中尚未毕业的他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放弃了学业,接了父亲的班回到北胜村小学任教。年仅17岁的他亲身感受到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因此,立志要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工作中他觉得自己的底子还薄,便买回了很多资料,自学文化、业务知识。1984年他考上了教育局举办两年制的离职中师班。两年中,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刻苦学习,在两个班中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1986年5月,尚未毕业的他被局领导讨论特批报考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他以全区第二名的佳绩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1986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中师毕业时市里中学留他任教,城郊、建华中心校要他当数学辅导员,都被他谢绝了。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他选择了回到北胜学校任教。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20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文化业务培训,每次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他坚持自学,不断丰富自己,拓宽知识面。他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理念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他当之无愧为全能型教师,2004年被誉为市级骨干教师。

    在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他生活在农村,但一亩地未种,一只鸡不养,用人们所说的家中除了人以外再没有喘气的。他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以校为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0多年来,他从来未因个人私事影响工作。尚未满周岁的儿子做肛漏手术他也未陪妻子同去。妻子患出血热住院也是岳母护理。1998年5月他做完阑尾炎手术出院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上课直不起腰就扶着讲台,板书动作很吃力。学生们很感动,也赢得了同行和村民的广泛赞誉。 1996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姜永吉同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学生。孤儿魏大龙同学与祖父生活在一起,早上常常吃不上饭,冬季两顿饭在午休时他总要替魏大龙买一份饭。贫困生肖立丹同学无钱订书,他就自掏腰包为肖立丹订书,还时常为他买学习用具。在他的关心照顾下肖立丹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多年来,姜永吉为患病旷课的学生补课,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学生排忧解难的事不计其数。他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以学生为本,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他的教学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深入浅出,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学生都说:“姜老师讲课有趣,我们学得轻松。我们最愿意上姜老师的课。”他在第二课堂义务地为尖子生辅导奥林匹克知识,使优生更出色,更出类拔萃。多年来,他任教学科的中考成绩在北安市都名列前茅。他多次承担镇级、市级公开课、观摩课,每次都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在他的22年教师生涯中,当了20年的班主任,他不但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

    20年来为转差、控辍等工作他走访了每个家庭。近年来,由于就业制度改革及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村民观念落后,对子女学习不够关心,不支持,辍学现象不断出现。为控制学生辍学,他不知跑了多少路,做了多少次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大力宣传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贾恒辉同学底子薄,但智商高。父母供他哥哥贾恒波上齐齐哈尔大学很困难,他自卑地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有辍学念头。发现苗头后姜永吉及时家访,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并与其谈心,对他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细致分析,使他扬起求学风帆,鼓足勇气,并帮他补习知识欠缺。经过努力,贾恒辉终于考上北安一中,3年后又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上学走之前,贾恒辉来母校,眼含热泪激动地说“我能有今天,多亏姜老师!”

    姜永吉用真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关怀着学生,倾心育桃李。20多年来,他送走了600多名学生,升入大中院校的学生有70多。走上社会的学生也都个个顶硬,成为家乡种田能手,致富带头人。如今他仍似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地耕耘在农村教育的这片沃土上。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编辑: 温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