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2月9日电 对于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养殖户和畜牧经纪人来说,茂田牧业有限公司是一户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傍上了茂田牧业这个“大款”,养殖户不愁“牛呀羊呀送到哪里去”。
对于我市大大小小的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来说,茂田牧业有限公司是一户有许多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可供借鉴的样板企业。它的长线投资策略、车间+基地生产模式和惠农经营措施让一些农牧加工企业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长线投资—让资金流向更加合理
由于我市的畜牧业生产还处在扩繁阶段,因此,力图驶入规模化生产快车道的畜禽加工企业普遍面临原料不足等问题。当有着丰富的经商经验、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田玉成、田玉占兄弟刚一萌发投资畜牧业生产念头的时候,他们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兄弟俩在聘请专家对孙吴县乃至周边地区的草原面积、载畜量、养殖户数、畜禽饲养量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生产辐射半径和投资规模。2003年末,他们投资130万元在孙吴县建成了年加工牛羊10万头(只)的现代化畜禽产品生产企业——孙吴茂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投资规模适度,企业建成当年的屠宰加工量就跃入了盈亏平衡点之上。
在田氏兄弟看来,畜牧加工企业不能以规模大小论英雄,而要以长线投资蓄积发展潜力。于是,他们又把资金投向了开发新的生产项目上,今年9月中旬,投资40万元的鹅产品生产线在孙吴茂田牧业建成投产,达产近三个月大鹅屠宰加工量就达到了12000只。与此同时,田氏兄弟又本着“分散生产布局、扩大原料收购辐射范围”的原则,经过考察论证,在孙吴茂田牧业的生产辐射半径之外开辟了新的“战场”。9月末,他们投资100余万元建成的逊克县茂田牧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开工仅两个月就将逊克县和周边地区养殖的6000多头(只)牛羊送入了北京、上海等地餐桌。
实现了开发新项目、扩大生产辐射范围的目标,田氏兄弟又将投资流向的重点放到了精深加工上,目前他们正打算向生物制药领域进军——上马蛋白冻、血红素和活性酶提取生产线,将畜禽骨头里的有价值物“吃干榨净”。 在涌流资本的大潮中,茂田牧业放出的长线已经钓到了为数可观的“大鱼”。 车间+基地—让企业立足长远
面对原料不足的实际问题,许多农牧产品生产企业想到的都是拼抢原料市场,而茂田牧业所做的却是打造坚实的原料基地。在构建“车间+基地”这一生产模式的过程中,茂田又一次彰显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原料的“库存”,同时也为了让自己的“后院”能够走出一批畜牧专业户,2003年,田氏兄弟投资100多万元,分别在孙吴县和逊克县承包了900公顷林地、草原,并盖起了标准化畜舍,建成了两处颇具规模的养殖基地。今年,公司在承包期为30年的孙吴养殖基地投放了20头种牛,兄弟俩计划明年春季一次性购进200头优质种牛,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将其建成千头牛场。在承包期为50年的逊克县养殖基地,公司已养羊3000只,并准备继续扩大公司养殖基地的规模。
为充分发挥这两处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公司在基地内划出了一定区域建成了“联合养殖园区”,园区内的设施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并由公司先期投放种牛(羊),农户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进行饲养,待畜群扩繁后公司和农户再按效益四六分成。此举一出,十余户苦于缺乏资金投入的农户便争先进场,目前公司已在园区内投放种羊800只。
惠农—让公司和农户联系得更紧密
作为对养殖户有着较大依赖性的畜禽加工企业,不能仅仅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还要让利于民,使企业与农户联系得更紧密,从而加固产业的链条——这是茂田从创业之初便一直恪守的经营理念。
孙吴县卧牛河乡养羊大户赵文的放牧点比较偏远,往年一些经纪人进点收购时,总以运费高为由压低收购价格。去年春季,听说茂田公司正在实施与养殖户风险共担的订单养殖计划,他便与公司签订了合同。在合同中,公司给出了合理的保底收购价,并约定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格收购,而且运输费用由公司支付。给养殖“上了保险”,赵文的羊群一下子扩大到700只。羊出栏后,公司上门按每公斤羔羊14.4元的市场最高价全部购入,老赵当场拿到了厚厚一沓钞票。2003年茂田与农户签订的2000只订单养羊合同现已全部兑现,十余家像赵文这样的养殖户尝到了订单养殖的甜头。
田氏兄弟说,企业提高利润率的出路在于精深加工而不是压低原料价格,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只有惠农,才能打牢长远发展的根基。而那些高唱牧歌的农户则说,茂田牧业—前景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