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省市领导评价团结村为农业机械化的“标杆”村
http://heihe.dbw.cn   2005-02-01 10:56:39

    东北网黑河11月23日电近两年,一些省市领导来到逊克县边疆镇的团结村,看到这里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都评价说:团结村,确是一个农业机械化的“标杆”。

    团结村全村160户,800口人。有耕地1050公顷,人均占耕地1.3公顷。村里农业机械实力雄厚,集体机耕队拥有链轨拖拉机7台、新型大胶轮4台,以及各种配套农业机械,机械总资产高达150余万元。

    早在1990年,团结村在全县率先成立了村集体农机服务队,经过10多年的完善提高,集体机耕服务队在发展质量效益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一是机具实行承包经营。村机耕队共有7个车组,把7个车组分别承包给懂技术、善管理、事业心强的农机人员。二是采取“以亩代资”的形式付给承包人员工资报酬。即包车组每完成一标准亩的作业量,由集体机耕队付给包车组人员工资报酬。三是实行“以车定点”作业。把全村所有耕地划分为7个作业区,每个车组负责一个作业区的代耕服务,这样就减少了机车空运转,降低了消耗,提高了作业效率。四是实行“六统一”和“两定”、“两单”的管理模式。“六统一”即统一收费、统一供油、统一供件、统一作业标准、统一调配、统一停放。“两定”即定农机具修理费用,多者不补,节余归己;定耗油,超量不补,节余归己。“两单”即单车核算,单车立账。五是加强对农机队的领导,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经常深入机耕队和包车组检查指导,特别对作业质量、机耕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随时解决。六是压缩管理人员,减轻农民负担,7个机车组的19名机务人员及3名管理人员,其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与机耕队的效益挂钩。

    各项措施的完善,使机耕队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农机具技术状态一直保持良好,机车达到“三不漏、四净、一完好”标准,农具达到“五不、三灵活、一完好”。农机作业质量连年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机械化先进村。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编辑: 温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