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1月10日电 今夏,嫩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再次荣获省金牌中心光荣称号。
他们因何获此殊荣,如何夺得桂冠?
送去致富经
“丁零零……”嫩江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两部热线电话此起彼伏:“作物缺钾有何害处?”“农药如何避免污染?”“大豆蚜虫病怎样防治?”
自农技中心的热线电话开通后,先后为2000多农户“答疑释惑”。
嫩江县海江镇李宝才,不知何种类型的覆膜机适用,他拨通热线后,得到满意答复。
一根电话线,连接千万家,它不但能诊治庄稼的疑难病症,还能传播致富信息。
农技中心“出版”了《农业科技》简报,发放便民服务卡。
一张小小的服务卡,成为庄稼院里的“万事通”,今夏,伊拉哈镇五一村农民慧晓秋的承包田豆叶突然发黄,她拨通了“卡”上的电话,技术员对症施治,药到病除,秋后,庄稼喜获丰收。
今年,便民服务卡共为农民解决难题500多件。
过去,送科技下乡,大都“满堂灌”,一些农户肚里墨水少,消化理解不了。去冬今春,他们采取约订、多媒体、专家咨询、现场对话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经送宝,使科技下乡活动丰富多彩,农民为之叫好。
今春,他们到伊拉哈镇与农民“对话”,原定“讨论”两小时,孰料,农民热情高涨,一连唠了5个多小时。活动结束后,参与者获奖,获大豆良种一包。
早春二月,农技中心派出讲师团分赴40多个村屯义务授课,免费咨询、无偿服务。他们赠资料、送良种,2.45万农户获得“真经”。
农技中心的技术员每人联系10户,为他们致富出谋划策,一技术员为联系户送良种、买化肥,公顷增产50%。
农民张振昌,承包田的地力下降,他一味地加大二胺的施肥量,结果,适得其反,大豆病虫害乘虚而入。
技术员为之“测土”,发现钾肥奇缺,磷肥过剩,经测土配方施肥,张家农田产量倍增。
今年,农技中心共为400多农户的2万亩耕地测土配方施肥,亩增产10%-15%。
科学种田,为农民致富插上翅膀,今年,嫩江县粮豆薯亩产139公斤,同比增长80.8%。预计农业产值达19.4亿元,同比增长95%。
打造聚宝盆
金秋九月,嫩江农技中心科技示范园区硕果累累、大豆新品种高倍繁殖区、杂粮杂豆栽培示范区……成果喜人。
示范园区,如同聚宝盆,如同摇钱树,为农民带来滚滚财源。今年,他们推广高油大豆良种2.5万公斤,农民增产5万公斤。
去年,覆膜大豆,作为新技术,一些农民不敢尝试,农技中心在示范园、农户承包田做试验,并撰写试验报告,为县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年,全县共播种覆膜大豆10万亩,农民增收500万元。
他们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示范成功后,今年,在4个乡镇推广。仅海江镇东风村就推广2万亩。该技术可缩小行距,扩大株距,改善受光面积,亩增产20%左右。
一些农民迷信进口肥,该肥虽“物美”,但“价高”,农技中心推广国产名牌“宏福”化肥,共为农户节约资金200多万。
在农技中心的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处处体现环保理念,园内使用当地生产的生态化肥——巨祥肥,该肥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减少环境污染。施用生物种衣、生物农药生产的绿色食品,市场前景看好。
从春到秋,到该园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共培训、接待农民200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