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1月2日电 近年来,林区“独木经济”风光不再,林业,如何走出“两危”,林产经济何时羽化破茧﹖
嫩江县的经验是:放水养鱼,多路进财,典型引路。1至9月,嫩江林业系统创产值2355万元,实现利润939万元,人均收入3023元。
放水养鱼
嫩江,山川秀美,林海浩瀚,林地面积位于我省第二位。上个世纪末,林业资源危急,企业危困。发展林产经济势在必行。年初,林业部门提出:开发绿色宝藏,发展林产经济。
由于林业“两危”,职工收入有限,发展林产经济资金不足。 各林场制定优惠政策,多元投入,放水养鱼,借鸡生蛋。科洛林场对发展地栽木耳的职工,无偿提供厂房、设备、原料,并为之推销产品。霍龙门林场鼓励职工进行“北药”开发,土地承包费减免50%。四十里河、四站林场分别对养殖大户提供饲料地及建羊圈、牛舍的木材。新民林场为营建民用林的职工提供荒地。优惠政策不但吸引了本场职工,还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者。
1至10月,林产经济总投入1550万元。
多路进财
嫩江县11个林场,发展林产经济,各有千秋。他们采取一场一策,因地制宜。山区林地茂密,山产品丰富,湖泊众多,可适宜发展水产品;风光迷人,山清水秀,可发展“无烟工业”。
四站等林场,水草肥美,河塘众多,属天然牧场,他们大力发展养殖业。四站林场专辟一处养殖区,并为之通电,入区养殖大户10余户,黄牛增至272头。今年,各林场中牛羊成群,山羊存栏数已突破5500只,黄牛达930头。高峰林场古木参天,春秋两季,候鸟迁徙,百鸟争鸣,场面壮观,是理想的旅游胜地,可发展生态经济。近期,他们将开发森林副产品、旅游工艺品、绿色保健品。目前,一期生态工程已投入231万元。 霍龙门等林场,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森林药材。今春,他们与县药材公司签约,对方提供种子,负责回收药材,3个林场共种植板蓝根、红花等药材400多亩。
科洛、新民林场林木丰富,今年他们尝试地栽木耳,初获成功,预计可收木耳3500余公斤。新民林场吸引一家外地企业,投资120万元造民有林。今年,该县共造民有林1.54万亩。
经多方努力,该县林产经济协调发展,种植、养殖、旅游、商服、采矿、营林等多路进财。
典型引路
今年以来,各林场涌现出一批种、养、加大户,带动了林场林产经济的发展。
四站林场职工王校国,今年承包53公顷耕地,年纯收入4万元。
四站林场职工李英带头养牛,目前,黄牛存栏61头,年获利12万元。一花引来百花开,四站林场掀起养牛热,黄牛增至272头。
今年,各林场畜牧业总投入369万元,实现利润154.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