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北安市东胜乡 6个“1+1”网络服务活动纪实
http://heihe.dbw.cn   2005-02-01 10:56:39

    东北网黑河10月29日电北安市东胜乡党委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特点,通过“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的深入开展,大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新载体,于今年初创建了东胜乡基层党组织6个“1+1”网络服务体系,即党内一包一、党外一帮一、大户一带一、科技一扶一、务工一联一和稳定一保一,有效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收到了可喜成效。

    党内一包一,即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先进包扶后进,让每名党员都发挥作用。

    该乡共有308名党员,其中有60名党员的思想存在着消极情绪,长期不发挥作用。针对此情况,该乡党委确定了60名优秀党员与其结成“一包一”包扶对子,通过优秀党员的实际带动,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素质,使其模范带头作用明显增强。

    党外一帮一,即把全乡120个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内有一定致富能力的党员与责任区内致富能力差的农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通过党员的帮扶,现全乡120个贫困户中,有60余户年人均收入都突破了2000元。

    农民李文军一家生活较为困难。党员李国柱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后,便让他到自家开办的粉条加工厂打工,不仅给他最优惠的工资,还引导他种植马铃薯10余亩,又以优惠价回收,使李文军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农民张学义因身体多病,家庭生活一直很困难,在党员蔡涛的帮助下,在村里开起了食杂店,生活起色明显。

    大户一带一,即发动各类种植、养殖等有成效的党员大户与农户结成“一带一”带动对子,带动他们一同致富。

    去年,全乡160个种养大户中,有10名大户被吸收入党。乡致富大户、党员孙延平主动与农民谭宝军结成对子,今年,他把自己在部队的外包地分给了谭宝军60亩,并帮助他串换了“双高”大豆种子,又用自己的农机具为他播种,谭宝军一家仅此就增收5000余元。乡干部程鹏文是乡里有名的养奶牛大户,在全乡“一带一”活动中主动与农民刘成江结成对子,在他带动下,刘成江已发展成为拥有5头奶牛的养殖户,年收入近万元。

    科技一扶一,即组织全乡60余名科技明白人与农户结成对子,引导他们科学种田,为他们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帮助他们走上致富路。

    党员陈守春是乡里有名的种田能手,他与农民陈守义结对子后,主动帮助他分析几年来种地效益不好的原因,今年在他指导下,陈守义改变了以往广种薄收的旧观念,实行科学种植,全部种上了“双高”大豆,而且精心耕作,大豆亩产一下子突破了225公斤。

    务工一联一,即充分发挥有一定外出务工经验的党员与有外出务工经商想法的农户结成对子,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联系用工单位。同时,积极联系在外务工经商的大户,鼓励他们回乡带1名农户走出去,拓宽致富渠道。

    东和村农民、党员李军,早年就在河北遵化办起了化肥厂,今年初回乡探亲时得知“一联一”活动后,就主动与村里父母双亡的李辉结成对子,把他带到厂子去学徒,现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不仅生活富裕了,而且又被厂里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

    稳定一保一,即针对全乡实际,乡党委经过反复梳理,确定出28个不稳定因素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党员干部带头结成了28个“一保一”对子,明确了包保人职责,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农民张宝林是多年法轮功练习者,党员李国清与其结成对子后,经常到他家问寒问暖,并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今年初,还为其在部队农场联系到4公顷外包地,又帮助他解决了种子和化肥,使张宝林备受感动,主动找李国清表示今后一定不再练法轮功了。

    目前,东胜乡通过开展6个“1+1”网络服务系列活动,全乡上下呈现出了致富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在通过6个“1+1”网络服务活动深入到每一个农户的家中,每一个农民的心中。

来源: 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编辑: 温浩
相关文章